秦皇岛市委审计办建立审计典型问题通报工作机制,通过梳理各类审计查出的普遍性、倾向性、典型性问题,以案例形式印发各县区、各部门进行警示提醒,持续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审计保障。
一、系统梳理问题,建立典型案例库
对近五年预算执行、财政收支、经济责任、自然资源资产、政府投资、民生保障、国资国企及各类专项审计项目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类归集,系统梳理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使用、工程建设、资产处置等方面的高频、多发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建立典型案例库。通过“问题入库——整改反馈——案例编写”工作闭环,对新增审计发现问题实时补充,对已整改到位问题完善进度,明确案例来源、整改进展和整改结果,确保案例库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完整性。
二、规范工作流程,提升案例质量
建立案例筛选与审核机制,确保审计典型问题通报主题鲜明、内容严谨,根据拟编发审计典型问题通报主题,从案例库中优先筛选涉及金额较大、影响范围广、整改成效显著的案例,形成候选问题清单。在起草阶段,按照“问题—原因—整改—启示”的逻辑撰写案例,重点突出违规事实、政策依据、整改措施及经验教训,确保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在复核阶段,与相关审计组核实问题的事实描述、定性依据及整改结果,确保事实清楚、数据准确;在审定阶段,与业务综合审理科核实定性依据的时效性与适用性,确保定性准确、专业规范;在签发阶段,对案例的典型性、警示性和推广价值进行充分评估,提高审计典型问题通报工作的科学规范性。通过四级审核,实现通报内容“事实清、依据准、分析透、建议实”,提升审计监督的权威性与指导性。
三、深化成果运用,构建预警体系
通过机制运行,通报审计典型问题,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形成“审计一点、规范一片”的辐射效应,推动审计整改“不贰过”长效机制建设,切实将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