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受省政府委托,省审计厅厅长赵文海向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作为经济监督部门,审计不断探索创新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理念思路和实现路径,审计服务中心大局的主动性更强、契合度更高,反映在今年审计工作报告中,主要体现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紧扣“六个聚焦”谋划和开展审计项目
省审计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要做到“六个聚焦”的重要指示,坚决做到“如臂使指”。在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上,重点开展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以及秦皇岛、衡水、邯郸3市财政收支和11个县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审计。深入剖析了重大项目推进,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以及政策措施落地的成效与不足;在聚焦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上,实施了省级和25家省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对财政资金的分配、管理、效益进行了全过程核查,对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进行审计,确保就业相关资金规范管理使用;在聚焦实体经济发展上,启动了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审计项目,着重揭示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科技企业提速发展效果的达成情况;在聚焦推动兜牢民生底线上,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行专项审计,安排了多项专项资金审计项目,包括灾后重建、乡村振兴帮扶衔接、教育专项经费,畜牧产品稳产保供资金等;在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对增发国债实行了跟踪审计,并持续关注国有企业、金融机构、行政事业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使用情况,督促相关行业部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风险的底线;在聚焦权力规范运行上,发现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58件,其中移送纪检监察机关51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反腐治乱和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审计监督全覆盖,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审计监督要全面覆盖,就是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让审计对象感到审计像影子一样时时在身边,时时有“头顶三尺有监督,不畏人知畏审计”的自觉。
通过对近三年审计工作报告的深入剖析,不难发现,我省审计机关凭借科学的项目布局与深入的审计核查,已在关键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单位上构筑起了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这张网络不仅持续发挥作用,更以动态监督的方式“如影随形”,展现了强大的震慑力。
(一)实施连续性、常态化的审计。为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省审计厅持续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项目等开展了专项审计,确保了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和深入性。同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目标,连续三年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乡村振兴资金管理等关键领域实施了常态化审计,通过审计项目的持续滚动,强化了对审计对象的监督力度,有效树立了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震慑力。
(二)实现审计对象在一定周期内的全面覆盖。鉴于审计资源有限,我省审计部门采取了科学合理的审计对象选取策略,通过坚持问题导向与周期轮换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在一定时间跨度内实现对审计对象的全面覆盖。例如,在市级财政收支审计中,连续三年分别选取了不同地市作为审计对象:2021年选取了石家庄、邯郸;2022年选取了承德、唐山、邢台;2023年选取了秦皇岛、衡水、邯郸,实现了全省各市动态循环的全覆盖审计。
(三)聚焦当期重点项目,实施精准审计。为精准把握时代脉搏,我省审计机关紧密围绕社会热点与民生关切,连续三年选取当年最具影响力的重点项目进行审计。每一次审计都精准发力,确保了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得到全面深入监督,进一步彰显了审计监督在保障国家重大政策落实、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深入推进研究型审计,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与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审计监督要权威高效,就是审计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良好声誉,各个方面都信任审计、支持审计、配合审计,让审计监督能够顺畅实施、审计成果能够高效运用、审计作用能够有效发挥。这就要求,一方面必须苦练内功,坚持依法审计,做实研究型审计,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打造经济监督“特种部队”,把问题查准、查深、查透;另一方面做好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做到整改到位、处理到位、问责到位。
综观2023年审计工作报告,不难发现,审计项目都紧密关联着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长远规划和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在审计问题的分析中,审计组不拘泥于表面,更深入挖掘了现象背后的体制性难题、结构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例如,在财政管理审计中,发现了部分市县财政暂付款清理不到位,财政收入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对这些表面现象详尽分析后,明确提出了增强公共财政的统筹能力、推动财力的均衡配置,优化财力转移支付分配方式等建议。再如,针对专项资金管理松懈、政府专项债券使用效率低下以及预算绩效管理不严等问题,审计组认真梳理问题背后的成因,相应地提出了落实财政管理的主体责任、完善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穿透式监管,对政策、项目资金开展全周期的跟踪与效果评估的建议。
四、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审计助力民生保障与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过去一年中,全省审计机关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愿望出发,从人民群众最真挚的期盼落脚,精心安排审计项目,重点关注教育、医疗、就业、食品安全、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把看好和推动用好民生资金作为审计最大的为民情怀,将严格监管和推动民生项目的落实视为审计工作的核心使命,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紧盯末端落实,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通过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督促整改落实以及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审计监督已经跟进到了民生项目和资金使用的“最后一公里”,不仅推动了各项民生实事的落地落实,还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显著提升了广大民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五、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充分发挥经济运行的“探头”作用
党中央明确要求,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审计作为党的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监督是自身工作的主责主业,审计需要充分发挥好经济运行探头的作用,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审计,增强前瞻性,提高敏锐性,及时反映影响经济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过去一年中,我省审计机关坚定不移地秉持底线思维,持续深化忧患意识,如同敏锐的经济“工兵”,精准探测并揭露了多枚潜藏于经济运行深处的“地雷”,同时前瞻性地预警了潜在的关联性、传导性及系统性风险,为从源头进行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在市县财政收入审计方面,揭示了部分地方过于依赖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影响财政收入可持续性问题;在政府专项债券审计方面,发现了一些地方基金预算收入和再融资债券额度不足以覆盖专项债券本息问题;在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方面,揭露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资产管理不严,违规经营以及存在债务风险等问题;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方面,指出了存在耕地保护政策执行不力,林地、草地和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未能如期完成等问题。
六、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中的“尖兵”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党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给出的“第二个答案”,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司经济监督,拥有独特的专业优势,在制约和监督经济权力运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审计机关坚决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中的重要作用,看好“钱袋子”“账本子”,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严肃财经纪律。
一年来,审计机关充分发挥专业性强、覆盖面广、反应快速等优势,坚决揭露和打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行为,以及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充分发挥了反腐治乱的尖兵作用。2023年7月以来,审计发现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58件,凸显了审计机关在反腐治乱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强大效能。
七、精心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切实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等重要,必须一体推进。
在过去一年中,全省审计机关在工作中坚持“审计整改要动真格”,一边审计,一边建议,一边督促整改,不断压实审计整改各方责任,严格落实“不贰过”长效机制,构建起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下半篇文章”进一步彰显权威高效。
首先,全面整改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6月,报告中反映的1371个问题,已有1006个得到整改,健全完善制度64项,并对63人进行了追责问责。其次,审计整改的贯通协同机制已初步建立,省委审计办组织相关业务主管部门,针对审计共性问题牵头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这一举措显著加强了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通过审计整改的“组合拳”,汇聚了强大的整改合力。如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虚列支出、市县财政集中支付账户资金沉淀、公务用车租赁平台推进不力、科研项目不规范等问题,均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附件: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河北省审计厅门户网站,河北省审计厅主办 冀ICP备06024325号-1 冀ICP备06024325号-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0484 政府网站标识码 1300000034 河北省审计厅版权所有,本站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联系电话:86-0311-886061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