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严把“预算编制分析关”。聚焦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审查预算项目是否符合政策导向、是否经过充分论证。检查预算安排是否与单位职能、政策要求、年度任务相匹配,评估预算绩效目标是否明确、量化,对比预算批复与执行数据,核查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算计划,分析差异原因。 二是严把“预算执行监控关”。运用财务系统数据、业务数据,分析预算执行率、项目完成率等关键指标,关注项目实际完成效果,资金拨付进度、使用方向是否与预算一致,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评估资金使用效益,是否与预算安排等挂钩,推行全过程动态管理,推动构建科学绩效指标体系。 三是严把“审计结果运用关”。强化绩效审计结果的运用,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与预算安排挂钩,推动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