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县审计局以“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为抓手,紧扣项目谋划、项目实施、项目质量等环节,不断推动审计工作科学规范开展和高质高效进行。
一是紧扣审计定位,科学谋划项目。立足“经济监督”定位,系统分析研判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通过专题研讨、专班起草、专门征求意见等方式,提高项目谋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将“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机衔接,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统筹安排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重点资金专项审计调查等项目,提升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契合度,确保审计监督始终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二是紧扣审计主线,依法忠诚履职。以“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为主线,建立预算单位审计对象动态分析图,梳理盲区短板,找准侧重点,筛选审计频次较低的单位或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优先立项,确保监督无盲区、全覆盖。审计实施过程中,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重大改革任务推进、财政资金效益、防范化解风险、重点民生实事推进、权力规范运行、正风肃纪反腐等方面加强审计监督,采取“1+3”工作模式,即一个审计项目加一篇高质量审计报告、一系列有价值的审计建议、一期有分量的审计专报,促进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本领提升。
三是紧扣审计质量,抓好过程管控。守牢审计质量“生命线”,加强对审计方案编制、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审理、审计整改等关键环节的质量管控,打造环环相扣的质量管控链条。构建“审计组、审理部门、审计整改、审计业务会议”四位一体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把责任细化到项目质量标准、进度要求、工作实效上,全面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水平。坚持全局“一盘棋”理念,对涉及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大专项的审计项目,打破科室界限,统筹调配专业人员,灵活组建复合型审计组和审计质量把控组,通过多科室联合作战的方式,形成业务合力,实现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