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首页 | 站内检索: |
![]() |
|
|||||||
他山之石 | 综合论坛-学习园地 | 审计结果公告 |
学习园地 |
浅谈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大数据的应用 |
2021年06月25日 文章来源:保定市审计局 信息提供:李长安 |
近年来,保定市审计局牢固树立“科技强审”理念,充分运用大数据与审计实践相结合,在资源环境审计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采用 “数据采集整理、研究制定思路、数据分析比对、现场核查疑点”的审计方式,运用 GIS技术助力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审计组“精准定位、迅速核实”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数据采集整理 (一)数据采集
(二)数据整理 1、将环保局Excel文件转换为shp文件。操作步骤:打开Arcmap 软件-文件-添加数据-添加XY数据-浏览Excel 文件-对应经度、纬度-编辑地理坐标系-选择2000坐标系-生成shp文件。 2、将农业、水利、资环部门的shp文件添加到Arcmap软件中。操作步骤:打开Arcmap软件-连接到文件夹-拖拽shp文件到 Arcmap 软件中。 二、研究制定思路 通过分析采集的各部门数据,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出违规占用基本农田、违规土地确权、重复虚假造林、污染企业建设不规范、采矿企业建设不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规范等思路。 三、数据分析比对 根据制定的思路,使用ArcGIS软件和BIGEMAP、51卫图助手等工具,对采集的数据,运用叠加相交、图斑比对、面积计算、交集取反等功能,筛选出审计疑点。 (一)违规占用基本农田疑点 将二调数据拖拽到Arcmap 软件中,打开DLTB ,右键打开属性表-按属性选择-在打开的框中输入SQL 语句:Select * from DLTB WHERE DLMC in(‘采矿用地’,‘工业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应用,右键DLTB -数据-导出数据,保存为“各类用地”SHP文件。 将各类用地与基本农田矢量数据进行叠加相交分析,相交结果添加面积和X、Y坐标字段并计算几何,最后导出为EXCEL 表。对Excel 表进行排序,分类汇总计算出采矿用地、工业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城镇住宅用地与基本农田相交面积。再利用BIGEMAP 软件查看地块实际情况,将相交面积较大的地块经度、纬度输入到BIGEMAP 软件中,通过定位位置,发现工业厂房、住宅用房、采矿企业占用基本农田等疑点。 同上,将基本农田与污染企业、河道、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公益林、五级坡度图等矢量数据,进行相交比对,查出违规占用基本农田疑点。 (二)土地确权疑点 将土地确权矢量数据分别与县域内的国家一级公益林图斑做相交处理,图斑相交的结果添加面积和经纬度字段后导出,并导出Excel 表。通过51卫图助手软件查看其卫星图片,发现在国家一级公益林内土地确权。 将土地确权矢量数据与二调数据DLTB 中各类地块、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矢量数据分别进行相交处理,生成Excel表。通过51卫图助手,查看坐标位置,发现在厂房、河流、山坡、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红线内等土地确权疑点。 (三)重复造林疑点 将县域新增林地图斑依次导入ARCGIS,按属性选择出人工新增林地,分别与其它年度新增林地图斑做相交分析。选出图斑合并的部分,在相交结果表中添加面积和经纬度字段,并计算几何,最后导出Excel。通过BIGEMAP 软件,输入经、纬度查看卫星定位,确定重复造林位置。 将基本农田、国家一级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矢量数据与新增林地图斑进行叠加相交分析,查出虚假新增造林疑点。 (四)污染企业、采矿企业建设不规范疑点 将水利局的河道矢量数据,导入ArcGis 中,利用ArcGis中创建缓冲区的工具,添加150米范围内的缓冲区,生成的河道缓冲区shp文件与污染企业矢量数据,进行相交比对,结果导出相交企业坐标点。通过BIGEMAP 软件查看卫星图片,确定河道150米内污染企业、采矿企业位置疑点。 将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图斑与污染企业、散乱污企业、采矿企业分别进行叠加相交分析,添加经度、纬度导出坐标点,通过坐标定位,确定污染企业、采矿企业位置疑点。 (五)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规范疑点 将坡度图、与高标准农田图斑导入ArcGis 中。在坡度图点右键按属性选择,在输入框中写sql脚本: Select * from 坡度图 where pddj='5' ,点击确定,将结果保存文件为五级坡度。将高标准农田图斑与五级坡度图做相交分析,结果添加面积和经、纬度字段后导出Excel表,通过BIGEMAP 坐标定位,确定五级坡上有高标准农田疑点。 同上,将高标准农田与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等矢量数据,进行相交比对,查出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内有新建高标准农田疑点。 四、现场核查疑点 审计组根据数据分析的疑点,抽取了污染企业、采矿用地、工业用地占用基本农田面积较大的地块,实地查看发现污染企业、砂厂、宅基地等占用基本农田;根据卫星定位,对河道150米内污染企业、生态红线内有污染企业、新增重复造林、基本农田新增造林、农村土地确权、25度坡上有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等疑点进行延伸核实,问题线索移送给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处理。 通过GIS技术的运用,高效、精准地指出在基本农田能力保护监管不到位、污染企业、采矿企业建设不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确权不规范等问题。大数据技术在资环审计中,能够快速进行疑点问题定位,缩短现场审计时间,拓展了审计覆盖范围,对领导干部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李长安)
|
首页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门户网站 | 返回顶部 |
冀ICP备06024325号
本站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