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审计局以科学规范为指引,把握工作主动,铆足“久久为功”的韧劲,因势利导、善谋实干,不断提高审计监督质效,奋力开创全市审计工作新局面。
一、在立项和审前调研上做实功
坚持把立项当成课题研究,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扣“城市更新”项目,聚焦“民生实事”等立项,结合各县区人员力量合理调整审计项目计划,推动8个县区局共调增32个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项目;系统开展审前调研工作,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被审单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点,明确审计重点方向;在编制实施方案时加入“两清单一选题”(即政治政策清单、问题疑点及任务清单、要情专报选题),局财政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审议会对方案逐一把关,有效提高现场审计针对性;梳理、收集审计单位所属行业政策、规章制度并纳入审计局法规库,有效提升审计预判的准确性与政策把握的精准度。
二、在审计质量闭环上做细功
统一召开预算执行审计进点会,提高整体工作推进效率。首创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提示机制,编制、推送《审计工作提示》,内容涵盖审计重点、难点、注意事项以及最新政策法规解读等,互通信息、精准聚焦,有力促进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严格规范编制审计取证单,统一编号并指定专人管理,经主审、审计组长对事实表述、法规引用等严格复核后发出并按时收回,确保审计取证规范有序完整。制定和修订完善《审计业务质量控制岗位职责》《石家庄市审计机关项目成果评估办法》等十条业务制度,规范审计业务全链条管理。强化审计现场管控,派出法规人员参与跟踪审理,提升审理效率和审计质量。同时,做好县级审计机关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审计质量整体提升。
三、在技术应用和成果利用上做真功
大力夯实大数据基础,强化人工智能在投资审计中的运用。通过投资审计平台进行标书比对,筛查问题线索,提升审计工作的精准性和效率;梳理总结大数据审计方法和思路,编纂《人工智能审计模式下的财政行业数据分析指引》,为研究型审计提供实践样本与分析载体;优化专报机制,及时将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和建设性建议形成专报,撰写《审计要情专报》直报市委主要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在推动整改上做长功
市局编发《石家庄市审计整改工作制度汇编》,为审计人员提供整改依据和指导。开发整改平台短信提醒功能,提醒审计组给责任单位下发审计整改督查通知并适时开展现场督查,加大推进整改力度。报请市政府召开全市审计整改工作调度会,并根据调度会精神和市领导要求,对调度会通报问题进行持续督导,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整改进展情况。构建“台账管理+现场督查+成效评估”的整改闭环体系,局领导带队现场督查,既紧盯具体问题整改销号,又推动完善制度机制,实现从“就事论事”整改向“标本兼治”深化,让审计监督既形成震慑、又促进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