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规范审计程序管理。围绕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及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立项调研,合理确定审计项目;严格执行标准化审计流程,抓实审前调查,精准锚定审计方向;科学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兼顾前瞻性与实操性,确保监督靶向精准。 二是深化部门协同联动。在审计计划编制阶段,与县委巡察办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审计与巡察成果深度共享、高效互鉴;与财政部门建立贯通协同机制,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财政账户动态信息,筑牢审计监督数据基础。 三是提升审计报告质量。聚焦报告质量与时效性双提升,根据被审计单位职能特点突出内容侧重点,确保审计发现问题有重量,强化审计报告撰写,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简短精练、重点突出;严格把控现场审计时限,对审计项目进度进行统一调度把控,提升工作时效。